Search


【 范琪斐獨家評論|第三次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會 】
 
從第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 范琪斐獨家評論|第三次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會 】
 
從第二次辯論之後,川普的選情不容樂觀,他也到處宣稱目前的美國民主是有問題的,選舉制度有作弊的傾向。美國的總統選舉制度雖然是全民普選,但是另外設有州的投票機制,也就是這番嚴謹,讓公民們對選舉結果心服口服。因此,當川普如此對外宣稱,也是擺明表示他覺得全美上下都有作弊傾向。
 
遺憾的是,他的死忠支持者卻認為這是合理的,甚至表態認為若最後的總統不是川普,他們將可能會到投開票所抗議,有色人種也可能成為標的之一。這些言論,對於美國民主制度而言,實在不是個好現象。
 
》第三次辯論會表現:川普本性難改、希拉蕊聲東擊西
 
相較於上次的辯論會花了三分之一聚焦在性醜聞事件,川普這次對於希拉蕊的攻擊相對合理,對於希拉蕊的攻擊也還在點上。但在辯論會最後一小時又故態復萌,開始回復原先的態度。川普說謊的狀況並沒有明顯的改善,各大媒體依然整理出許多細節,證實川普又再次胡扯。
 
至於希拉蕊的部分,希拉蕊必須要穩住贏得勝面,最重要的是電郵問題:她和 FBI 私下有沒有交涉、交換利益的情況?或是把極高機密的文件降等?我自己認為希拉蕊回答不是太好,有些聲東擊西,回不出來就講川普的性醜聞。我認為這是個問題。川普與希拉蕊的表現是否影響選情,明天民調也許更能準確反映美國公民的意見。
 
》不同媒體風格,呈現美國重要議題
 
這一次的辯論會,主持人是偏向保守派的媒體,因此在提問風格上和前兩次的辯論會有相當大的不同。但這次面對希拉蕊,這些媒體也問了許多尖銳的問題。
 
討論到最高法院的問題,其實是美國重要的議題。因為總統有大法官的任命權,因此最高法院會走向自由派或是保守派?墮胎、同志、稅務等等重大議題,都會受到大法官意見影響,對於國家發展走向相當重要,也是總統的兵家必爭之地。
 
》對於當代民主的反思
 
這一次的總統大選,終於要邁入倒數階段。這一次也有幾位朋友與我分享他們的想法。首先,這樣的辯論會是不是能在台灣舉行?其實我認為這未必是值得學習典範。一方面,三場辯論會耗時兩年策劃,投入大量資金,但在政治辯論的深度與細緻程度,卻不比自己黨內總統候選人初選來的細心,和選民溝通的效果也不太足夠。候選人雖然透過練習努力發揮,但大型辯論場次可以說的有限,大部分的內容對選民不是很有意義。
 
觀察這次大選辯論,這次我的另一項感觸也在於,過去我們對於政治人物的道德標準很低,彷彿越狡猾、越奸詐的候選人,越適任政治人物。雖然我們有這樣的預設,但如果從做朋友的角度思考,一個說話反覆、發表性騷擾言論的人,我們不希望他當我們的朋友,卻覺得他可以當我們的總統,這不是一件弔詭的事嗎?
 
》民主作為一個重要的政治價值
 
過去我是民主的信仰者,我也知道民主僅僅只是現階段最好的制度,未必是最完美的,但隨著這次大選進行,我也很好奇,世界各國的代議制度是怎麼運作的?我們要怎麼面對這些問題?
 
三場辯論會結束,選戰也將邁入最後階段。我也很期待在這次的辯論會後,各位朋友們能持續和我分享你的想法,不管是對於大選的看法,或是您們對民主制度運作的觀察,也許能與我分享您所知道的民主國家中,有做過哪些嘗試,也許我能去進行深入的報導,讓更多人相信民主依然是重要的價值!歡迎大家持續討論分享!
 
圖片來源:CNN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資深駐美特派記者范琪斐,一個生活在紐約二十多年的臺灣媒體人,長期觀察臺美兩地文化差異。Podcast節目《說故事的人》各大平台皆可收聽。
View all posts